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
2、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3、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还是当作行动的指南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六个字:本质、状况、运用。重点有: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三大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难点有:列宁的物质定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立统一规律、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物质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2、运动与相对静止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本质的解释,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不同,不仅在于提出了正确的哲学物质观,而且在于引入了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实践。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三种形式: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第三,科学实验。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的特点:客观;普遍;多样。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内因、外因及其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一系列其他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等。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和自然规律: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主要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概括为八个字:本质、过程、结果、运用。重点是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与价值、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难点是认识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个人的认识史也再现着整个人类的认识史。
2、认识论和本体论
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
3、认识和认识论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认识主体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自然的物质基础;社会历史性;能动性。 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
2、认识客体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形式产生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4、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只是认识运动的一半,还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另一方面,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简言之,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1、真理和谬误
2、真理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第一,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第二,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也是不可少的。但逻辑证明的这种作用并不表明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由此不难看出,真理和价值是有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
2、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这是在实际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三,“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可概括为六个字:结构、动力、主体。重点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难点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的本质、个人在历史上作用。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二)社会意识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为两种情况: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3)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经济基础
(二)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上层建筑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一)社会形态的划分: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1、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2)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3)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二者互补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种划分法本质上是统一的。
2、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二)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一)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解决。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当生产力高度发展,阶级就必然消灭。
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
上述的阶级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阶级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是指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二)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2、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二)文化的社会功能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人性和人的本质
先前思想家把人性看作先天的、抽象的、不变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劳动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历史唯物主义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
第一,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第三,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第四,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历史作用是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的作用无法比拟的。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主要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还介绍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阐述和评价,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八个字:基础、经济、政治、文化。重点主要有:商品和货币;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规律;劳动力商品;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的实质后果;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难点主要有:货币的本质;劳动力商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积累的后果;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经济的类型:简单商品经济(即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价值所构成的,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物化劳动又称过去的劳动)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活劳动)。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既包括直接进行生产操作者的活劳动,也包括从事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
5、商品的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表现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2)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1)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转化为资本发生价值增殖其原因就在于,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3、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资本的本质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积累的后果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
(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必然产生两个对立的方面,即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3、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用和生产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国体决定政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
(3)专制独裁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多种多样,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最有利于实现其阶级专政、巩固其政权、保障其根本经济利益的政治统治形式。
2、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3、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4、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所谓“三权分立”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立,而绝不是与劳动人民或其他阶层分享权力。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整体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力分工方式。
5、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统治方法和手段,其阶级本质是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服务。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2、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3、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主要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资本流通和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可概括为八个字:个别、社会、标准、形式。重点是资本周转及对剩余价值的影响;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难点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平均利润的形成;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特别是地租)。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二、资本的周转
1、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生产资本的构成: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预付资本1年中的周转次数=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相反。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一、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
社会资本的运动即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要分析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第三节 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生产成本: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利润率的形成: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
2、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
2、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竞争手段是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3、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4、平均利润的本质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这就表明,整个工人阶级和整个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是完全相对立的。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以后,许多商品的生产价格经常与商品的价值不相一致。但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
2、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和超额利润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交换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第四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
二、商业资本的作用
三、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商业店员也是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也遭受商业资本家的剥削。商业店员的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商业资本家是通过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实现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的。
第五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借贷资本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二、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的来源,归根到底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这就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
三、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
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是依靠剥削银行雇员的剩余劳动而实现的。
银行雇员的劳动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他们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银行资本家实现银行利润。
四、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作为法人组织,其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管理机构、监督机构;与此相应,股份公司一般需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这三种机构和体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就是股份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包括董事会聘任的经理)、监事会。
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在本质上是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也是大资本支配其他阶层货币收入的形式。
股票这种商品没有价值,但却有价格。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
第六节 农业资本和地租
一、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所占有,另一部分即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二、级差地租
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1、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3、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
4、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5、级差地租的形态: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
三、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当代资本主义形成绝对地租条件的变化
四、土地价格
土地的价格并非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变化,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存款利息率。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主要内容:讲述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实质,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三方面:垄断、全球化、地位。重点是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难点是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二战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的形成: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
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5、垄断和竞争:垄断产生后,竞争仍然存在。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的不同,手段有了新的变化,激烈程度和后果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范围不同。
6、垄断利润及其来源: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原因: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主要目标: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经济政策、经济杠杆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实现的。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无论哪种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活动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资本输出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主要方式还是以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有两种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的影响。
(2)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国际垄断组织,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3)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来分析。
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工人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他们作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没有改变。
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统治阶级的革命过程中,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自己又会逐步演变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迟早要为更新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同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无论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如何调整,只要这种矛盾存在,就有导向更高社会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客观要求与趋势。
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是这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更是这样。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
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从而消灭延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主要内容:阐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建立、发展、政党。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难点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苏东剧变。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暴力革命、非暴力革命。但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仅有短短的六年多时间,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其次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最后是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东欧诸国的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2、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古巴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首要任务是,建立起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政权,并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具体形式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具有多样性,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
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2、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一,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第二,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2、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三,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
2、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拒绝学习借鉴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第一,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第二,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2、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第一,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性质上都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肩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根本宗旨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主要内容:阐述共产主义理想,可概括为三句话: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重点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联系;把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难点是:把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向全世界劳动人民展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
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七、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1、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二者具有本质的内在联系,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两个发展阶段,它们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二者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只能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才能最终实现。
2、人类社会历史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依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3、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
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从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到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它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它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2、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
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又是一种社会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正是共产主义事业在现阶段的实践。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
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4、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2、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2、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