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 > 资料专区 > 正文
2017年导游证考试考点:中国历史小常识(2)
来源:金色未来教育 作者:原创 添加时间:2017/8/5 16:47:49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院试: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古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取中者称“举人”,已有做官资格。第—名称“解元”。

  会试: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取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上”)第—名称“会元”(或“会魁”)。

  殿试: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土及第”。第—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二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近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无、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十三经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代所定。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前两种是从《礼记》中抽出的,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汉武帝时定。也是科举考试必读书。

  三纲五常:三纲和五常的合称,简称“纲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封建论理道德的规范化教条,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起了巨大的作用。

  避讳

  “避讳”就是不直接说小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或音,用改字、缺笔或改变读音的办法来回避。

  避讳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两末,苛于清代。民国成立后废除。

    姓、氏

    姓在中国古代早期是一个氏族的号,如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周族姓“姬”等等。在奴隶社会中贵族有姓,平民和奴隶无姓。

  氏,是姓的分支。

 

 

校区地图
  • 秦皇岛校区
  • 天津校区
  • 包头校区
  • 张家口校区
  • 石家庄校区
服务支持
咨询热线
  • 0335-8061868
  • 15373608858
  • 15373608860
  • QQ:327882222
  • 0311-87222319
微信平台
微信订阅号
秦皇岛金色未来培训学校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24 JSWLJY.COM All Rights
冀ICP备14019694号-3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