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法
二. 流行病学方法
(一)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变量
1. 死亡率:是一段时期内人口中的死亡比率
2.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3. 罹患率:同发病率一样测量新发病例,但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内的流行
4. 流行率:现患率或患病率,是指某一时期内某种疾病存在的数量与同期观察人口数的比率
5. 相对危险RR:是对某一标记特征与疾病的联系的测量,是具有某种危险因素的人的发病率与不具有某种危险因素的人的发病率的比例。RR=疾病在暴露组的发生率/疾病在非暴露组的发生率
(二)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式
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1. 现况研究(描述性)
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称为横断面调查或患病率调查
2. 生态学研究(描述性)
也称对比调查研究,在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即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分为生态比较研究和生态趋势研究
3. 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现在确诊的、患有拟研究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选择不患有该病但与病例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等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
4. 队列研究
按照研究开始时人群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随访观察一定的时间,收集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病情况,计算并计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又译为定群研究,也称随访研究或发病率研究
5.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在已知某疾病的流行过程、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的基础上,用数学表达式定量地阐述流行过程的特征,并以实际的流行过程进行检验和修正,从而建立了流行过程的理论,并促进流行机制和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