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高中物理《线速度》试讲答辩,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面试备课纸】
【教学设计】
《线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线速度的含义,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匀速”是指速率不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建立圆周运动线速度的概念,从中体会极限思想在物理概念中的应用,学会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探索物理的兴趣,逐步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线速度的定义及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
【难点】
建立线速度概念的过程,极限思维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包括自行车的车轮、手表的指针、游乐场的“天旋地转”等设施。
教师在学生热烈讨论之后进行引导性提问:圆周运动的速度如何来描述呢?怎样才能表示圆周运动的快慢呢?从而引出课题《线速度》。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鼓励学生用以前学习过的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定义来猜想圆周运动的速度的概念。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可以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上选取一点,通过这一点的研究来得出圆周运动速度的概念,并提示学生当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如果在圆弧上选取一段很短的的长度,那么在这个很短的长度上就可以看成是直线运动,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熟悉的知识。
教师提问:那么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圆周运动的速度表示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学生思考后能够知道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是瞬时线速度。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继续追问:我们知道速度是矢量,那么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分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通过借助教材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探究线速度的方向,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当时间极短时,这个点的线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这个方向与圆的半径垂直,也就是与圆弧相切,这就得到了前面学习的曲线运动的速度的方向与轨迹相切的结论。
及时深化:教师提出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如果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每一处的速度大小都相等,我们管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提问:匀速圆周运动是否是匀速的?
学生思考并结合前面的讲解考虑到方向的问题,能够知道这里的“匀速”并非真的匀速,因为速度的方向是时刻变化的。
教师强调: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是指“匀速率”,它其实是一种变速运动。
环节三:巩固提升
教师出示旋转木马的图片,提问:坐在旋转木马内圈和外圈的人转动一圈所用的时间是否相同?他们的线速度是否相同?
学生思考作答:转动一圈的时间是相同的,但是线速度不同,因为他们的周长不同,在相等的时间内走过的长度不同,速度不同。且外圈人的线速度小于内圈的人的线速度。
环节四:小结作业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今天学到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比较他们的线速度的大小,预习角速度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答辩题目及解析】
《线速度》答辩
某老师上课要拖堂,此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下课了。”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
老师上课拖堂,不仅影响学生的心情,还会降低教学效果。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这么处理:首先,向学生致以歉意并结束课程。老师上课拖堂,不仅会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使学生的身心无法得到有效放松,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下节课的听课质量和效果。所以,当学生对我说:“老师,下课了”时,我会感谢这名学生对我的提醒,并向学生致以歉意,请学生原谅。同时我也会根据目前讲授的进度适时收尾,结束课程。
其次,进行自我反思。上课拖堂,可能是由于自己课前备课不充分,导致教学安排不妥当;也可能是由于对课堂教学节奏把握不准,导致时间不够用;还可能是由于上课过程中教学语言不简洁,导致教学效率低,无法按时完成授课内容。
最后,提高教学能力。一方面,我会在上课前更加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并将涉及到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课程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避免出现教学难度高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会通过请教老教师,观看优秀公开课等形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避免出现教学语言不简洁、教学节奏把握不准等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