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务专栏 > 正文
教资统考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二)
来源:金色未来教育 作者:原创 添加时间:2018/1/11 16:30:11

法制条件下教育活动中的法律关系

(一)教育关系

教育关系,是指在人们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活动中人们的交往便构成了教育关系。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教育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如:教与学的关系,学校教师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等。教育活动目的的达成、教育任务的完成,关系到人们在教育活动中的利益。教育活动目的的达成、教育任务的完成要在教育关系中实现,那么在教育活动中人们结成怎样的关系,就对教育活动目的的达成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育关系对教育活动目的达成和任务的完成有影响,决定了教育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规范和协调的。

(二)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由教育法律所规范的教育关系。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关系的一种。教育法律关系与其他教育关系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由具有法律强制性的行为规则所规范或调整的教育关系。

1.教育权利

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就是法律所许可的行为,所谓“法授权或许可的行为模式便构成权利”。法律关系中主体所被许可的行为,有两个方面,即作为与不作为,通俗地讲就是可以做什么和可以不做什么。教育法律关系中的“权利”,是教育法律所许可的行为,也是在教育法律关系中法律对主体作为与不作为的许可。教育法律的授权行为,主体也具有选择权。

 

中学教育中的法律关系

中学教育中的法律关系,是法律所规范的教育关系。中学教师必须在法律规范的教育关系中开展教育活动。中学教师要依法从教,必须熟知中学教育法律关系中的法律规范,遵守这些法律规范。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中学教师既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义务,那么也就会发生一定的法律责任。中学教师要做到依法从教,且要加强自身的法制修养。中学教师的法制修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掌握教育法的基本知识。

中学教师应知道教育法律对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二是整体把握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学教师要在法制条件下开展教育活动。

 

校区地图
  • 秦皇岛校区
  • 天津校区
  • 包头校区
  • 张家口校区
  • 石家庄校区
服务支持
咨询热线
  • 0335-8061868
  • 15373608858
  • 15373608860
  • QQ:327882222
  • 0311-87222319
微信平台
微信订阅号
秦皇岛金色未来培训学校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25 JSWLJY.COM All Rights
冀ICP备14019694号-3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