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机是什么,又有什么基本类型?
社会性动机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成长和生活,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懂得各种各样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动机,例如交往性动机、威信性动机、地位性动机等。例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经商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商品信息和市场信息,于是产生了与人交往的动机,通过与人交往,及时了解行情,避免由于判断失误而带来经济损失。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被认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考生的求学动机,往往也是这两种动机的综合体现。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由于个体对活动本身感到有兴趣,从活动中个体能得到满足,得到奖励和报酬,因此活动本身成为个体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如学生由于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或对学习有兴趣,因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是相对手内在动机而言的。它是个体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机。个体参加某种活动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此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如外在的奖励或压力)诱发的。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人们希望从事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亲和动机(affiliation motivation),又称为结群动机、交往动机,是指个人害怕孤独而愿意和他人在一起,或者希望加入某个群体的需要。亲和动机是需要与人亲近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群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亲和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它是一个情感连续体,包含着个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种集群需要,它通过学习而形成。
除S.弗洛伊德等少数心理学家外,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侵犯是一种习得的、达到个人目的的方式,是愤怒和挫折的表现。但挫折不一定导致侵犯。侵犯行为可因惩罚而受抑制,因放纵而增加。
推动个体从事毫无利己考虑的行为的内在推动力量。一般认为有三个特征:一是完全自愿,二是纯粹以有利于他人为目标,三是不带有任何酬偿的期望。有人认为,利他动机还应包括利他者个人有所损失的因素。
人类有许多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取悦与人、让别人称赞,被称为社会赞誉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