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 > 资料专区 > 正文
2017年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考点精讲:社会知觉与归因
来源:金色未来教育 作者:原创 添加时间:2017/8/8 16:53:39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 认知者的经验:图式(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2)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3) 认知者的情绪

  一、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的效应: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获得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比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熟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生人之间,易出现首因效应)

  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⑴加法模式⑵平均模式⑶加权平均模式⑷中心品质模式: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4.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5.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其常见策略有:⑴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⑵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⑶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⑷投人所好。

  二、1.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行为原因的分类:⑴内因与外因⑵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⑶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对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3.控制点理论: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内控者认为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外控者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于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也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

  4.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的主要原因:⑴不变性原则⑵折扣原则⑶协变原则。

  5.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时间因素。

  三、1.凯利归因理论也称三维理论,考虑三种信息:⑴特异性信息⑵共同性信息⑶一致性信息。

  2.玛莉为什么对小丑笑?

  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刺激客体(三高,外归因)

  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行为主体(两低一高,内归因)

  高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情境

 

校区地图
  • 秦皇岛校区
  • 天津校区
  • 包头校区
  • 张家口校区
  • 石家庄校区
服务支持
咨询热线
  • 0335-8061868
  • 15373608858
  • 15373608860
  • QQ:327882222
  • 0311-87222319
微信平台
微信订阅号
秦皇岛金色未来培训学校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25 JSWLJY.COM All Rights
冀ICP备14019694号-3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3596